事件背景:据《南方都市报》报道称,7月18日下午,进入华为只有60多天的26岁员工张锐自缢身亡。张锐生前曾表示在华为期间工作压力很大,表现不好就会被主管批评,还要经常加班。张锐曾两次向家里提出辞职的想法,但家人没有同意。
张锐自缢后,张锐父母与华为公司进行了三次协商,华为人事部副部长张志刚表示,根据公司规定只能给予1万元的安抚费。他说,张锐是自杀而且发生在公司外,其死亡并不在公司的员工伤亡补贴制度之内,这1万元也是公司对家属的慰问。
张志刚承认华为公司的员工的确都有压力,但对于张锐来说,压力实际上远没到把他击垮的程度。他说,张锐进入华为只有60多天,没有转正,也不能独立承担项目。
以上事件散见于国内媒体,大家对于一个年青人的离去都表示了扼腕和不解,按照公关的处理方法,华为应该做什么?而华为又做了什么呢?我们看华为的情况通报——
情况通报
公司全体员工:
沉痛地向大家通报,公司员工张锐(工号69016),男,年龄26岁,毕业于武汉大学,2007年5月11日加入华为,参加为期二周的大队培训后,于2007年5月25日到华为供应链管理部报到,工作岗位为物料品质部元器件工程师,试用期期间未分配正式的工作任务,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物料品质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。
该员工于7月17日起请假,7月18日下午被警方发现在某小区自杀身亡。
自杀的原因警方正在调查。公司对张锐的情况表示惋惜,并已成立小组协助家属处理善后事宜。
特此说明。
人力资源管理部
二oo七年七月二十四日
笔者看到华为的情况通报,第一反映是华为的工作压力的确很大,要不怎华为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处理问题方式如此欠妥;第二是如果“自缢门事件”给华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,而人力部的“张锐选择了这条路,将痛苦留给你们,也给公司造成了负面影响,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”说法则更把华为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,将使华为遭受媒体和网友的集体攻击。
关于“自缢门”事件,首先是一个企业的人才观,我们还是来分享一个中国的故事:
燕国的昭王即位以后,为了要复国中兴,就广求天下良才,交接贤能才智之士,集中人才,共谋大事。这时有一个名叫郭魄的策士,抓到了机会,去对燕昭王说,你如果要招纳天下贤士,就先把我这个并不见得有特殊本领的人高抬起来,那么天下的贤能之才,自然就都到你燕国来效力了。燕昭王问他,这是什么道理?他说,从前有位喜欢千里马的国君,出千金的高价去找。后来派去买的人,花五百金买了一具千里马的骨骼回来。这位国君起初很生气,但派去买马的人解释说,连死马都花高价买了来,更何况活马呢!这个风声一传出去,千里马很快就会来了。果然,他爱马的名声传出去了,不到一年,就有了三匹千里马。现在你燕昭王把我供在这里,自然天下贤能之士,都投奔到你燕国来了。燕昭王听了他的建议,用了他,后来果然许多知名之士都到了燕国。
我们不能完全根据“华为回应”断定他们将流失很多人才,但是一而再的事件发生却凸现出华为处事缺乏中国智慧。按照公关管理abcd理念association(联合)、believe(信任)、communicate(沟通)、driving(推动)来看待华为事件,我们发现华为对于媒体和公众没有任何的“联合”手段,比如在网站专题开展“职场压力”专题,使公众由“自缢事件”转向到“生存压力”,进而理解华为。在公众联合的处理上,华为没有动作,就意味着不及格。从“信任”角度看待华为,华为显然站在了公众的对立面,回应仓促,而且措词不诚恳,直接影响“沟通”效果,那事件自然不会由华为来“推动”发展,所以使这次事件变的对华为更加不利。
1万元的安抚费绝对不是这件事情的重点,这件事情的处理由两个核心:第一是公众理解华为,明白事件本身和华为企业关系不大,其实当一个员工心理极度脆弱的时候,任何企业都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,华为需要大家的理解,而更多的“张锐”们则需要全社会的关怀。第二个问题是取得张锐父母的理解,通过张锐父母传递华为的爱心。在山东,也是两家全国知名的家电企业,前后都发生过员工死亡和游客被点击的事件,但是两家企业显示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底蕴,把员工死亡事件变成了企业的宣传机会,在各地卫视专题中“企业关爱死者爱心传递”的新闻使企业获得了无数的赞誉,这就是企业智慧的不同,华为强势的忘记了“危机也是机会”,冷漠的结果自然是大众的敌视,谨慎!
文兴国,近20年广告公关经历,本土公关见证者,思想者。公关sos(声音sound、系统omnirange、销售sales。sos时刻紧急)理论倡导者,公关pr“预先机制”(prior)和“决断机制”(resolve)实践者。现任某公关集团资深顾问,负责集团策略、企业公关、品牌咨询。团队宣言:我们只做公关,所以我们更专业。联系:prking9@hotmail.co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