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返回
普华永道“集体怠工”事件愈演愈烈

位于北京光华路嘉里中心的普华永道办公室,数日来人心惶惶,一场劳资纠纷导致的集体“罢工”事件愈演愈烈。

刚刚过去的7月8日,是工方代表设定的资方答复的最后时刻,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,他们将集体对抗下去。参加这场运动的普华永道员工表示,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,或集体辞职,或继续怠工。

至发稿时止,记者尚未收到普华永道方面对此事的解释,亦不清楚公司高层是否给出了明确的处理意见。

这是普华永道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间,第一次遇到如此大规模的劳资纠纷。虽然此前曾经历过两次类似事件,但均未对公司造成实质性的影响,在带头“闹事”的人自行放弃之后,形成的同盟瞬间土崩瓦解。

不过这一次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。运动目前已经持续了两周,而且波及的范围迅速扩大,从最初的北京办事处蔓延到上海和深圳办事处。

此次劳资纠纷导火索,缘于从7月份开始的工资调整计划。

6月底,普华永道公布了调薪标准。然而,员工们看到薪金调整安排之后,一股失望和愤怒的情绪在普华永道北京办事处上空弥漫。

“我们薪金太低,根本无法与同行相比。”一位普华永道北京办事处的员工愤愤不平地说,他们平均薪金大约只上调了10%~20%左右,尤其是级别低的员工上调幅度更小,与其余三大会计师事务所相比,他们感到极度失落。

2004年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好年景,中国区业务增长迅猛,每家事务所几乎都大幅增加了薪金,普遍上调30%以上,其中最高的几乎增加40%~50%。

而由于业务量大幅增加,普华永道的员工也比去年忙了许多,巨大的工作量让多数员工感到他们的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。

“我们经常加班,有时甚至通宵达旦,工作量一点都不比其余三大(事务所)少,为什么我们的收入相差这么多?”前述普华永道员工说。

2003年,普华永道如愿以偿获得中国银行高达数千万美元的审计大单,这忙坏了普华永道的审计师们,审计总行的几十名审计师极少在晚上10点之前走出中国银行的办公室,而加班到凌晨三四点钟也是常有的事情。

但他们不满的并不仅是长年累月的加班。“普华永道不给员工加班费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。”一名普华永道审计师说,“而同为四大的毕马威虽然加班费不高,但起码还有。”这也得到了毕马威的一名审计师的证实。

7月危机

失衡的心理折磨着愈来愈多的普华永道员工,不满的情绪日积月累,终于在6月底的一天集体爆发。

6月底到7月初,普华永道的一些员工开始酝酿一个惊人的计划:与资方谈判,迫使资方提高员工待遇。

召集计划首先从级别较低的sa2员工中展开,他们是此次调薪计划最强烈的反对者。他们希望所有北京的sa2级员工联合起来形成同盟,与资方展开对话。最初加入的只有数十人,不过规模正在迅速扩大,一些经理甚至更高级别的人也加入进来。

7月初,北京办事处上百名员工秘密召开了争取权益的“北京分会会议”。他们选出代表统一部署这场“罢工”计划,并建议组成数个“组”,与人力资源部门交涉。

“系统地列出对公司失望的地方,并提出几点希望,在谈判会上向合伙人分组陈述。”一名普华永道员工这样描绘他们的组织工作。

他们要求,至少将目前的薪酬提高到同业水平;改变长期无休无止的加班现象,如果加班,必须付相应的加班费;改变不近人情的管理方式,增强员工的归属感。他们还强烈要求成立工会组织,使权益保障长期化。

记者就此致电普华永道北京办,负责新闻事项的市场部陈小姐表示,有权发表评论的合伙人周五工作繁忙,无法接受采访,下周将给出解释。

普华永道北京办的行动得到了上海、深圳的响应,一封封支持邮件从上海源源不断地传输过来。与此同时,普华永道上海办的一场运动也正在孕育。“深圳办事处不少人已经休病假了。”普华永道北京办事处的一名员工说。

不过并非所有的普华永道员工都赞同这样做。一位在普华永道工作多年的员工说,事情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严重,她也不认同“罢工”的说法,“一些情绪化的宣泄较多,这无助于问题的解决”。

但“罢工”或者说“怠工”对普华永道的影响显然不可低估。

2004年是普华永道丰收之年,斩获中行审计大单为普华永道每年带来1800万美元的收入,而其他大单也不胜枚举,如中石油、中联通、海尔、网通和华能等审计费都有数百万美元。在中国区,普华永道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,有超过6000名雇员,为四大之最,但管理问题亦相应而生。此次怠工事件,给普华永道的中国业务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
“如果事情闹大,对接单肯定会产生影响。”普华永道香港办事处一名审计师说,“目前,各会计师事务所都人手紧张,大量招人,但市场上哪有那么多的现成审计师?如果集体辞职跳槽,普华永道的业务肯定会出现断档。”

他得知香港办事处多名审计师已经表露离职意向,“9月和12月份是个关卡,相信会走掉一大批人。”他说,“这不只是正常的人员流动。”

“而且,如果业内都知道普华永道在闹罢工,谁还敢把单子给你?” 他反问道。

该审计师不无忧虑地说,更为严重的是,一旦事情得不到及时解决,普华永道将无法完成已订立的合约任务,只得承担违约责任,形成连锁反应,后果难以想象。

.相关.

文化的隔阂

一篇名为“普华永道,两年足矣”的文章,在普华永道员工中广为流传。

文章中,一名今年2月份刚刚从普华永道辞职的一名员工,发出了无奈的感叹:“尽管经过了波折,尽管我越来越感受不到公司的人文关怀,我仍旧在努力尽职地做我应该做的事情,但是从那时开始,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。2月是个很好的月份,我终于在2月选择了离开普华……我只是简单回忆了短短的不到两年光阴,就找到了无数个让我离开普华的理由。”

普华永道香港办事处一名审计师说,普华永道在专业服务方面无疑是非常优秀的,但这并不能掩饰它在企业文化方面的“缺失”。

那位离职员工言语犀利,却仍充满了对普华永道的眷恋和期待。他说,多数的高层职位是由国外调任的人员担任,“他们高高在上,缺乏对底层员工的了解”。而大多数的本土化的“低层员工感受不到关怀,他们的工作难以受到老板的承认,缺乏归属感”。

普华永道香港办事处的这名审计师总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,原安达信中国区员工并入普华永道后,两种文化至今未能完全融合。“原来安达信在五大之中管理宽松,也最具有团队精神,归属感强,收入也最高,原安达信的员工已经习惯了原来的企业文化。”他说。这并非一家之言。

另一名原安达信员工这样写道:“我们不习惯普华的一切:低工资、没有加班费、没有海外培训……合并之后,我们仍旧回味着安达信,用安达信的笔袋,用安达信的门卡绳,用安达信的圆珠笔,用安达信的思想。”

或许,安达信的影响无法在短期内消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