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返回
麦克尼利:业斗牛士

1982年,也就是大学生比尔·盖茨创立微软的7年后,斯坦福大学学生斯科特·麦克尼利与另外3个年轻人一起创办了“斯坦福大学校园网”———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分别是s-u-n。1984年,麦克尼利开始担任公司ceo。20多年来,他始终坚守sun阵营,在it业此项记录也只有比尔·盖茨和甲骨文公司的拉里·埃里森能与之相比。

在it界,麦克尼利始终是以挑战者和创新者的面目出现,作为“挑战微软联盟的领袖”,他与微软斗争了15年,一直号召人们为“拥有更多选择”而战,就像在冰球场上一样,他大胆进攻,而且善于冲破对手的防守。他还率先提出“网络就是计算机”的独特理念,始终使sun保持不倦的创新者形象。

“没有选择,就没有竞争。没有竞争,就没有创新。没有创新,你也就什么都没有。”他最喜欢说的这句话表明了他作为“it斗牛士”的力量来源。

先斗微软再战ibm2001年,在接受《商业周刊》专访时,麦克尼利发出了他那段著名的宣言:“现在我还不能退休。我第4个儿子就要出生了,我不想他将来生活在一个没有自由的it世界里。”矛头直指微软。在2003年访华期间的上海媒体见面会上,麦克尼利还一再向记者强调,“要警惕微软的垄断和微软的病毒。”

事实上,麦克尼利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炮轰对手的机会。在过去15年间,sun和微软的深仇大恨一直是高科技产业里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作为开放式网络计算领域的领导者,麦克尼利对与他经历相似的盖茨坚持垄断的做法批评不断。他多次戏称,微软的.net不过是“.not”,而ibm则“自傲地”认为客户对it一点都不懂。由此,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:“microsoft不共享,ibm不共享,apple不共享,而我们一直遵守开放的承诺,促进多种选择,提供创新技术,让共享和沟通的技术进入标准化运行的过程。”

不过,当年的恩仇如今都已成历史———2004年4月,sun和微软破天荒地达成合作协议,微软同意付给sun高达19.5亿美金的和解费。“现在,我们偶尔会与盖茨在洗手间相遇。”sun公司员工以轻松的玩笑来形容两家公司的“相逢一笑泯恩仇”。

it业界因为缺少这两个冤家的吵架似乎少了许多趣味,然而麦克尼利不会因此而停止战斗,他又找到了新的目标:ibm。“整个it业能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‘卡车制造商’只有sun和ibm,但ibm不洗车、不保养,也不能让卡车有效运行下去。”麦克尼利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ibm在管理服务方面的“糟糕表现”。

就在两个月前,斗志昂扬的麦克尼利刚刚旋风般地在中国进行了一番寻访。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专访时,充满火药味的语言再次脱口而出:“从未看到过ibm的客户到了第四年,还能对其表示满意。”

最大的赌注在中国当然,麦克尼利到中国来并不是为了批评他的竞争对手。“我们在中国的投资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,sun最大的赌注在这里。”今年9月,sun公司的java开发者大会将首次在中国举行,届时,他将第6次访华。

“中国是块肥沃的土地,而java技术就是一颗闪亮的种子。我能够享受到这样的‘收获之旅’和‘播种之旅’,一定会令我们的竞争对手羡慕不已吧!”谈到4月份的中国之行,麦克尼利在得意的同时,仍不忘拿对手“开涮”。虽然麦克尼利当时只在媒体的镁光灯前停留了不足一小时,但他紧张的行程中,包括了与中国信产部、科技部、教育部、中国软件协会以及北京市政府官员的频繁会晤。

技术合作、技术共享是sun公司在中国市场得以站稳脚跟的法宝,但麦克尼利显然并不满足于此。“随着java开发者大会9月在中国的召开,将有数十万中国开发者从中受益。可以说,这是java在中国市场新的一轮播种与收获,必将对中国的软件产业产生重大影响。”麦克尼利自信地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:“不久的将来,我们在中国将会增加1000名左右的工程师。”

“sun诞生于大学校园,现在我们对发明、创造仍然怀着与公司初创时期同样的激情。今天我们的希望是,推动it技术进入全球教育领域的每个角落,让各个年龄段、不同教育背景和所有地方的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受益。我们谋求的校园是整个世界,还有整个网络。”在与中国教育部商谈合作时候,麦克尼利希望回顾其创业经历巧妙地拉近彼此的距离。

创新来自不安全感然而,回顾过去不是麦克尼利的个性,作为“大萧条时期一代”的下一代,麦克尼利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和一个富足的家庭,生活中没有什么负面的东西对他有影响。也许正因为此,创新与迎接挑战的焦虑深入他的骨髓。

“没有特色,没有独特的能力,就没有自己的地位,你就会被取代。当你感到十分安全的时候,什么事情也做不成。几乎没有哪个ceo能够连续两年心安理得地在海滩上晒太阳。不安全感是我做事的动力,为了消除这些不安全感,我们必须做一些事来证明自己。”

正是由于这种“不安全感”,sun公司才不断创新。如今他们在应用自动部署、网格计算、一键式资源供应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令整个业界受益匪浅。企业软件“每人每年100美元”,网格计算“每cpu每小时1美元”等新的价格模式,也是sun公司在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,这样就为用户提供了“用多少买多少”的全新采购方式。

也正是由于其不断创新,sun公司才拥有了系列工作站、服务器和存储器等计算机硬件系统,sunone品牌软件、solaris操作环境和java系列开发工具和应用软件,短短20年间跃升为全球最大的unix系统供应商;2004财年收入超过114亿美元,位列《财富》500强,麦克尼利才敢并有资格向微软和ibm“叫板”。对于创新,麦克尼利的解释同样充满个性——“几乎每个公司都会标榜自己的创新精神。但是,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每家公司的生存方式决定着创新在他们内部的真正地位。有的公司,例如ibm,是以复杂的服务而不是创新为核心理念;有的公司,例如戴尔,是以高效物流来降低价格求得生存的。只有sun公司才完全是以技术创新为生命线,致力于it基础平台的技术创新。”

看来,这个“硅谷大嘴巴”永远不会放弃对竞争对手口无遮拦的批评、并在批评中找到自己创新的方向所在。“我为一家很酷的公司工作,有很酷的产品,还会做很酷的事情”只是他在谦虚时候的表态;“世界上只有一个sun”才是这个“it业斗牛士”最大的目标和骄傲。